Meta:春风衔笺

这是觅月区完成前一道题(春之密约)后会开启的“PVmeta”。同时,这里也包含着完成这道题的下一步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P&KU2的核心。

题面

P&KU2:Meta:春风衔笺(需要注册与登录)

说不定觅月的信笺的组合方式从来都不是预设的那样? 如此想着,破碎的记忆在春风中重新拼合,寻求着命运的安排。

回环的罅隙

齐整的序次

再度的诠释

渐短的文辞

答案

  • PHANTOM

  • DELUSION

  • MIRAGE

  • PIPE DREAMS

解析

本题是觅月区域的 PV meta。

首先,通过标题(《春风衔笺》)、文本(其歌词)、背景音乐(这首歌)都能够毫无疑问地了解到这首歌在这道题里的重要地位。浏览其 PV 可以发现,四种颜料桶的颜色其实都存在于 PV 的某个部分!

  • 红色:“寄出的信笺是给知己的日记”/可相和的琴瑟也未必唇齿相依/只此两人的演出在别离笙啼中开场/再抽枝的妄想/生自一梦黄粱

  • 蓝色:章节的末尾

  • 绿色:于苍穹中的白鸟是否流连如初

  • 黄色:交叠信纸的孔洞中窥见的仍是迷雾

再度仔细查看,就可以发现,它们似乎就是四个 meta 的谜面(而下面的四行字也分别进行了对于谜面的补充)。那么,染色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把24个答案分给四个 meta 的过程!

我们的24个答案是:

  • WOMAN IN FOREST

  • GREAT SILENT SEA

  • FINAL OR SEMI

  • CURRENT GHOST BAMBOO

  • ORME SHOE

  • POSTWAR OEDIPUS

  • BURNT CORPSE

  • BEYOND PUERTO

  • COMPUTER DISORDER

  • LIVES FOUND DEAD

  • ATE A BUZZARD

  • GIVE INPUT TO

  • TO SPREAD YOUR WINGS

  • BE DREAM INVADER

  • NO MORE TURNING BACK

  • CUTTING TOOL

  • SHARING NATIVE LAND

  • HELLO VODKA

  • DWARVES' MENU

  • SUNDOWN OPERA HOUSE

  • HE LEFT AGAIN

  • STRANGE MASKED KINGS

  • EZ-LINK CARDS

  • GO AGAINST SQUALLS

红色

“寄出的信笺是给知己的日记”

可相和的琴瑟也未必唇齿相依

只此两人的演出在别离笙啼中开场

再抽枝的妄想

生自一梦黄粱

五行字从上到下出现,并且让“寄琴笙妄梦”处在居中的一列。然后下一帧,所有文字消失,有一个刷子/荧光笔之类的东西在从上到下划出居中的一列。那么非常明显,这五个字就是关键。

在24个小题中,我们可以发现若干三小词的题,并且它们的首尾的词都可以被翻译成中文:

它们两两组合在一起也正是“寄琴笙妄梦”五个字,由此形成了一个回环。

首尾用到了,那么根据“回环的罅隙”,将中间的词语(“罅隙”)连在一起,就得到了 MASKED GHOST FOUND IN OPERA(在歌剧里被发现的戴面具的鬼魂),答案则是 PHANTOM (《歌剧魅影》里的魅影)。

蓝色

章节的末尾

除这个词之外,PV 内没有任何其它信息。

事实上,在24个答案里有很多有着相同长度的答案,它们分别是:

它们的首字母正好遍历 A-H,联系上“齐整的序次”可知,排序好之后按照歌词的指示提取“章节的末尾”即可,得到答案 DELUSION,意为妄想、错觉。

绿色

于苍穹中的白鸟是否流连如初

想要知道“再度的诠释”是什么,就要知道第一次诠释是什么。

PV 中展示的是画面是《白鸟过河滩》的 pv 的若干个排列好的碎片,每个碎片上还写有数字。然而,其实这些早在开赛之前就被当作彩蛋解读过,当时认为,每个碎片和《白鸟过河滩》的一个写有歌词的碎片形状相同,所以直接用碎片上的数字去提取对应的歌词就好:

当时的答案是“飞鸟不入故梦”,是对于歌词“于苍穹中的白鸟是否流连如初”的回答和呼应。

然而,如果把这道题作为 meta 来看待,那么其实,我们很容易能找到与这些歌词的含义相同的答案。那么如果用数字提取这些答案而不是歌词本身,就有了另一个答案:

答案为 MIRAGE,意为海市蜃楼。

黄色

交叠信纸的孔洞中窥见的仍是迷雾

除了这句歌词没有其它信息。

“交叠”“孔洞”能够让我们想到在24个答案中的一系列双单词答案,它们的两个单词长度相同,从而和“交叠”呼应。找出它们之后,更容易发现的是:它们的每个单词都有一个字母 O,这就和“孔洞”相呼应了。

所以根据歌词指示,我们要把每个答案的两个单词交叠起来,看看透过孔洞能看见什么——其实也就是看看 O 的位置上有什么。

在找到交叠后的字母之后(先找第一个字母,再找第二个字母),注意到每个词的长度正好遍历了4、5、6、7、8,因此尝试按照长度排列……根据“简短的文词”,最终在按照从长到短的排列中得到了答案 PIPE DREAMS(白日梦)。

通向下一步的道路

每解出一个答案提交,题目下方的四个矩形之一会亮起,同时解题者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自动回复:“答案是正确的。但得到了这个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的确如此,毕竟四个答案 PHANTOM、DELUSION、MIRAGE、PIPE DREAMS 全是表示“毫无意义”的词语。等到四个答案都解出后,页面上会增添一段观测者的话:

观测者用混沌的眼睛盯着你: “尽管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意义,你还是坚持做出了所有答案吗?”

随即,她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 “那我还是给你一些提示吧。” “虽然所有的答案都没有意义,但你的努力并不是白费。你为每一片破碎的记忆找到了它的归宿,为每一封信笺找到了它的同类。其实,还有一封信隐藏在这四种色彩的交汇之处。” 说起来,那封信满溢着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能够冥冥之中勾连起芈雨和觅月所写的,数量相等的信笺。

答案没有意义,那么什么有意义呢?需要做的是寻找信笺,那么需要知道这个信笺的什么东西呢?这些都要求我们关注觅月区信笺的标题。而刚才所做出的答案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其实是为了做出答案而分的组,所以下面要寻找同组里标题的共性,最后找到“四种色彩的交汇”。

具体来说,在 P&KU2 的选题页面中,配备了一个叫做“题目跳转框”的地方,它可以通向任何一个你知道了标题、且已经解锁了的题目。假如我们用它来去找到我们需要的谜题的话,那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它的标题!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答案没有意义”也能解释清楚了:PV meta 的四个答案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这24个小题被分成了四部分”这一点才是有用的!

仔细观察四个部分的小题各自的标题,可以发掘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点,如下:

那么,这四种特征的交集可能就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标题。它是七个字,且倒数第三个字带有“化”(很多常见的字都出现过了,但”花“还未出现),含有数(考虑到两部分都是24,那么这个数很有可能是二十四),中间的字读“fan”,同时和它同为 PHANTOM 组的小题答案包括了“雅颂赋比兴”,它自己想必含有“风”(六义之一)。

另外,观测者还说了一段话,“满溢着春天的气息”、“数量相等”暗示着倒数第三个字应该是“花”,含有的数很有可能是二十四。虽然这些特征未必能锁定到唯一的解,但所幸题目跳转框是允许枚举的。通过搜索引擎的搜索以及后续的反复尝试,不难找到那个需要寻找的谜题:《二十四番花信风》。而找到这个谜题的这段经历本身,就是觅月设下的 finalmeta。

事实上,《二十四番花信风》在完成了芈雨区的 finalmeta 后就解锁了,也就是说只要完成了那个拼图,就可以在谜题跳转框输入“二十四番花信风”进入最后的 finalmeta。

作者

Winfrid(设计与美工)

附言

Winfrid

做一个 PV 谜是我们在一切未定之时就有的想法。同时,meta sorting 作为核心思路也是我们在一切未定时就有的想法。既然 PV 如此耗精力,不如就拿来多出几个题吧!——于是就有了 PV 谜和 meta sorting 的结合。

而出题时另一个有趣的点是,meta sorting 的过程得到了什么呢?或许可能帮助后续做出 meta,但事实上,“筛选”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有正反馈激励的点才对。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把觅月区的 finalmeta 做成了一个没有题面而只有概念过程的一个“题”,附带上“答案没有意义,过程才有意义”的揶揄意味的箴言,让它和芈雨区的 finalmeta 的“答案没有意义,题面才有意义”遥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对于谜题本质的一种追问。

此外,这里我们设计上的解题者的情绪高潮点,而后面真正的 finalmeta 反而只是平稳落地的一种手段而已。

最后,凑这几个答案真的把人给累死了,比 p&ku1 还难凑。如果还有 p&ku3,绝对不会再这么折腾自己了!

另外,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队伍是靠“毫无意义”的字义枚举出了四个答案中的一些。但是,这些却恰恰让他们无法在接下来的步骤里顺利的分组。可以说,答案是真的没有意义啊。(笑)

五月

我们一度卡在了4个PV题(一开始是5个PV题)如何分配标题名称。我们很确定有一个是“风”但是怎么暗示“风”成了个大问题。四组小题的数量分别是5、5、6、8,这意味着最好用的八卦或者四元素来call到风都数量对不上。极其偶然的,我在搜六个一组的东西的时候,找到了风雅颂赋比兴。大家很开心。

生煎

觉得找到“二十四番花信风”确实达到了预想的高潮效果,也可以看到其他的所有meta的存在本身都是为了服务它(比如要藏meta sorting所以有了冬秋夏)。觉得这也是pku2艺术化的一点:表达比平衡重要。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