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月的信

在觅月区的一开始,可以看到信笺的一部分。而解开觅月区的 “Meta:春之密约” 后,可以看到信笺的全部内容。

致芈雨:

见字如面。

可能是出自求知欲的缘故,我热衷于剖析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朝夕相处的朋友,或是萍水相逢的过客,我都会试图从他们行动的蛛丝马迹里,推理出他们如此行动的缘由。

不,不是那种像海龟汤一样给出题面然后试图还原故事的前因后果的推理哦。我所追求的推理,是追溯到这一切背后的、支撑这些行动的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或者也可以说是行动准则。

有些人终身向着世俗评价标尺里的更高处攀登。有些人将自己的价值全部寄托在虚构的神灵上。有些人不顾一切地乞求着在世界上留下痕迹。或简单或复杂,只要是不同寻常的价值观,我都愿意去以旁观者的视角观测着所选择的目标的一切行动,最后宛如侦探宣布真相一般、一语中的地戳破对方引以为傲的价值体系,然后不作声色地品尝着他们脸上流露出的复杂神情。

他们这时候是在想着什么呢?是自己毕生追逐着的远方不过寥寥数语就被解构的愕然,是刚刚意识到自己被莫名其妙的人窥视了很久的惊讶,又或者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激动呢?总之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他们的反应之于我,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最终消遣罢了。

不觉得这个过程很奇妙吗?就像是解谜一样……从对于目标的若干个离散观测开始,逐渐察觉到它们之间的巧合,接着搭建起这些联系这些现象的脉络,最后寻找出能够解释这些脉络的统一框架。这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能够戳破所有玄机的那一瞬间的快感而存在的。

我就这么一直游弋在浮尘里起落,遇到看似有趣的人,就接近、观测、挑破、离开。直到我遇见了你。

我似乎还从未提起过我是如何被你吸引的——其实,在与你相逢的最初几天,非常轻巧地,我就剥落了“你”的行为模式,并且推测出在行为模式背后的、你的价值动机。正当我以为如平常一般可以开始如法官一般宣判决断结果的时候,你——这个在我面前的红发少女,忽然变得极为陌生。原先歇斯底里地极度渴求着被需要的你,竟然转瞬之间就变成了安静沉默的独处者。

直到一段时间后我才意识到,那个被被需要感支配着辗转沉浮的人并非你真实的面貌,而是你编织出的宇宙里众多角色中的一个。真正的你虽缄默而寂寞,但无时不在用锋锐的刀刃解剖着自己的灵感,将偶或冒出来的断章缝缝补补制作成人偶,填充入你脑海里的那个宏大的宇宙。而通过现实世界中的演绎,那些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错落有致的各种真实事件,被你精当地安排在每一个适合的角色上,以此来丰富着他们的形象与履历。

她们无法逾越虚拟与现实间的障壁,你便如此成为了她们洞彻世界的眼睛。

在终于梳理出完整的这一切后,我被巨大的震撼包裹着无法自拔。按照原先我的处事准则,我本该在这一切推理结束的那一瞬抽身离开,但却忍不住想要多留在你的身边,向你营造出的那个幻想的宇宙中再多注视一会儿。这“一会儿”,就是两年。

所以,在相识两周年之际,我为你准备了这些信笺作为礼物。它们都是我所悄悄观测过的,你我之间经历的回忆。每拆开一封信笺并成功解答,信笺里阐述的回忆就会幻化为一把密钥,而收集到一定程度的密钥后,就可以重返我们曾经徜徉的时光。

再把冬秋夏的回忆悉数揉碎,重新熔铸成春天的风铃。风起风落,它们就会奏出天籁之音——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天籁之音。

不过,或许等到万事落幕之时,命运的经纬会给予我们的礼物一个全新的诠释吧?

我知道,对于你而言这些都没有什么难度。毕竟,信是写给知己的日记。而倘若观测与创作、谜语与密钥,这种彼此控制的关系都不能称作知己的话,那还有什么能算是相知相识呢?

觅月

Last updated